“厚德博学,经世济民”的校训精神
校训是传统文化之积淀、学校历史之荟萃、办学理念之凝练、时代精神之象征、师生行动之方向、人才培养之指针。湖北经济学院以“厚德博学,经世济民”为校训,体现的正是这样的文化传承、精神气质和实践指向。
校训蕴含传统文化精髓
《周易·象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的传统,“厚德”体现了传统文化精髓之所在。校训中的“厚德”寓意为“以德为先”的办学原则和“立德树人”的办学目标,引导师生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厚植传统美德,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为己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礼记·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国知识分子自古有追求博学的传统,在博学中融通古今之变,研究天人之际,探讨现实问题。校训中的“博学”寓意为学校重视师生能力培养,培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经世济民”是古代圣贤对“经济”一词的拓展。《抱朴子·审举》谓:“故披洪范而知箕子有经世之器,览九术而见范生怀治国之略。”《晋书·殷浩传》云:“足下沉识淹长,思综通练,起而明之,足以经济。”可见,“经邦济世、强国富民”是历代中国有志向、有作为的知识分子的崇高思想境界,“经世济民”体现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和民胞物与的家国情怀。校训中的“经世济民”寓意为学校引导师生以家国为重,以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为要,将个人的知识、能力投入社会主义建设,融入造就人民幸福的事业。
校训秉承“课实报国”的办学传统
湖北经济学院的校训来自其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办学传统,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学校由三校合并而来,三所学校历史沉淀所形成的“课实报国”办学传统,为“厚德博学、经世济民”校训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课实报国”是三所学校的共有底蕴和特色。创建于1907年的“湖北商业中学堂”,秉承了实业救国的理想;创建于1948年的中州农民银行附属学校,秉承了当家作主站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理想;创建于1984年的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秉承了改革开放富起来的理想;三所学校不论时代如何变迁,都注重培养为国所用的实用型人才。2002年,秉承建设新世纪教育强国的理想,三所学校合并组建,湖北经济学院应运而生。学校完成新校区建设,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办学层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的“三大跨越”。2006年,经过近三年的办学思想大讨论,学校广泛听取师生员工意见,确定“厚德博学、经世济民”为学校校训。以校训为灵魂,学校逐步凝练了涵盖“课实报国”历史传承、校训精神、创业精神和奋斗精神的经院精神谱系。
校训凝练“三有三实”人才培养特色
承继“课实报国”传统,发扬“经世济民”宗旨,学校合并之初提出了“两有三实”(有思想、有能力,实践、实用、实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
顺势而为,与时俱进。2017年,学校将“两有三实”充实为“三有三实”(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实践、实用、实干)。在表述中增加“有担当”,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办学实际的需要,也是未来发展的需要。
“厚德”,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养成“君子人格”,催生有思想、有理想的经院人;“博学”体现的是治学原则和根本方法,造就能力强、本领高的经院人;“经世济民”展现了经院人的初心和使命;“实践、实用、实干”则是经院人的特色精神、价值和作风。校训凸显了“三有三实”人才培养特色,“三有三实”人才培养特色又充实了校训的内涵。
校训彰显时代精神
校训作为大学的标志性符号,需要不断丰富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大学发展的要求。
“厚德”是师生做人的境界追求和学校办学的根本任务。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引导师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就是努力成为民族脊梁,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用知识报效祖国、用行动服务人民;守公德,就是努力成为社会楷模,遵纪守法;严私德,就是自觉追求高洁品行,坚持操守,自我约束。
“博学”是师生治学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治学既要博大,又要精深。既精于一,又博览于广,是师生在治学上应有的修养。“博学”不能单一理解为学识渊博,还应引申为治学的根本方法。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层层递进的五个阶段,前四个阶段合起来是“学问思辨”,最后一个阶段是“身体力行”,两部分合起来就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学问思辨”之后,要“身体力行”地去实践;而“身体力行”之后,还要“学问思辨”地再学习,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最终成为“博学”之才。
“经世济民”是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师生治学的目的所在。“经世济民”的时代价值就是学校人才培养要坚持“四个服务”,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三有三实”人才是“经世济民”的时代召唤,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
“厚德博学、经世济民”是对“德”和“才”的高度概括,是“知”与“行”的完整统一;充分体现了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的学科特征,体现了经济学厚生、惠民的人文思想。师生只有对其内涵理解透彻,才能把自己的前途与学校的发展、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联系在一起,才能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
绿色低碳发展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人类社会系统性变革。这场变革既需要高等教育深度参与,同时也必将深刻影响高等教育。《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各个层次和各个领域,这为高校做好此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湖北经济学院作为财经类地方高校,在“双碳”热度陡然增高的背景下既保持先发优势和特色,又较好地应对人才需求和竞争“双压力”,在能源、电力类等传统低碳学科领域外突围发力,深化“双碳”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教育。
让“双碳”主题引领学科专业建设,着力构建全新经管类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依托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在国内高校率先成立低碳经济学院,构建“主阵地+一高地+双基地”教育模式,加快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法学等学科之间的融通发展,建成碳交易、碳会计、碳税、碳法律等涉碳微专业群,构筑“双碳”经管人才培养主阵地。聚焦碳交易领域的真问题,联合有关单位开展真协同真研究,致力打造科学研究高地。针对政府部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纳入企业等相关人员开展培训,为行业输送了社会急需的碳交易人才,致力打造社会人才培训基地。将绿色低碳理念纳入教育教学体系,通过开展近零碳校园创建、打造绿色低碳教育实践基地,培养绿色发展时代的合格公民。
科学设定“双碳”经管类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新时代人才培养新要求与“双碳”目标实现对经管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新需求,从理论层面梳理“双碳”目标与经管类学科专业建设的结合点,从政府部门、企业等用人主体实践层面调查“双碳”经管类人才的现实需求,综合分析人才应至少具备以下8个方面的能力素养:(1)碳战略素养,如“双碳”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政策等;(2)碳核算素养,如碳统计核算依据标准、方法等;(3)碳市场素养,如碳配额、碳交易体系、碳资产等;(4)碳汇素养,如生态补偿机制、自愿减排CCER及相关政策、清洁发展机制(CDM);(5)碳能源素养,如国家能源战略、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等;(6)碳金融素养,如绿色金融、碳金融及相关国家政策等;(7)碳会计素养,如碳资产财务、碳会计制度、碳会计信息披露等;(8)碳法律素养,如碳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规则等。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配置课程体系、深化产学协同等,强化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培养。
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组织
基于碳达峰碳中和人才的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分析,推动知识体系更新迭代,加大“双碳”领域教学资源建设力度,开设碳金融、碳交易等理论课程,以及减排项目开发、碳基准线测定等实践课程,做强做实相关教材建设。目前,已联合协同单位出版《碳金融:理论与方法》《碳汇理论与案例研究》《“双碳”经济学概论》《低碳产业经济学》等一批高水平教材,建设了一批具有引领性和影响力的教学视频、电子课件、习题试题、教学案例,加快建设一批在线课程与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培育项目,促进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优质教育资源融会贯通。同时,创建碳资产管理虚拟教研室,构建产学研协同的产教生态,建设以跨时空、跨组织、跨学科为特征的新型教研共同体。
创新协同育人机制
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具有普遍性、整体性、复杂性等特征,需要从多学科多维度来审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系统跨界融合和“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已成为必然趋势。学校紧密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与产业行业对接的协同联动机制,形成以高校主导,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跨领域、跨学科、多主体参与的非线性创新体。在推进真协同中,强化科教协同、科研育人,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在项目、平台、咨政建言中培养专业人才。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增强行业企业对“双碳”人才培养参与度,把“双碳”新进展、成果、需求和实践融入人才培养环节,促进培养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建强高水平“双碳”师资队伍
学校建立灵活的人才机制,分层分类汇聚“双碳”人才。引进急需教师,精准引进“双碳”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领域的一线专家、技术骨干及海外高层次人才。用好现有教师,系统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师资培训,提升教师“双碳”素养和育人能力。支持教师和团队汇入“双碳”行业企业发展,到各大产业集群的头部企业去,到企业的研发中心去。培育未来教师,加强新入职教师职前培训,推进校企联合师资培养,做好“双碳”师资储备。引进产业教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联合培养研究生,培育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推动学校与产业人才“双进”互融。
开展近零碳校园创建,打造绿色低碳教育实践基地
学校制定实施碳中和行动方案,致力尽早实现校园碳中和。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智慧化校园能源运营管理平台开展能耗监测、诊断与管理,及时向社会披露校园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信息。因地制宜合理设置绿化用地,增加校园绿化面积,提高绿植固碳效率,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学校把党中央关于“双碳”的决策部署纳入学校思政工作体系,把“双碳”理念全面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双碳”元素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善用社会大课堂,在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抓好绿色低碳教育,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践行低碳理念成为自觉行为方式。校内外“双碳”领域专家团队设计校园和社区现实的、可行的、可拓展的碳中和项目,不同专业学生组建跨学科团队对此开展研究,包括碳排放核算、碳排放权交易、气候投融资、项目管理、林业碳汇及方法学、气候伦理与气候政治等主题,让学生协同运用法律、商业、公共政策、工程和设计等知识,锻炼实践能力。
培养高质量应用型商科人才的经院实践
实践育人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当前,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机制的不断涌现对商科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牢新时期实践育人方向、明晰育人路径、凝聚育人合力、提升育人效能是商科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商科人才为己任,不断创新实践育人模式,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中心四维度三融合”实践育人体系,解决了传统实践育人理念旧、育人体系散、育人路径窄、育人效能低的问题。近3年来,学院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整体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以“一中心”为目标,明确实践育人出发点
“一中心”即以培养“高素质、强专业、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应用型商科人才为中心。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学院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面向定位,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类型定位,恪守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勇于担当作为的政治素质定位,精业务强技能的专业能力定位,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的专业精神定位。“一中心”既是学院实践育人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
以“四维度”为抓手,找准实践育人切入点
“四维度”即“训(实验实训)、研(科研立项)、赛(学科竞赛)、行(社会实践)”,是学院推进实践育人的抓手和载体。
以实验实训为抓手,培养学生从理论学习向应用场景转换的能力。学院坚持强化实验实训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共建各类实验课程17门,实验学分占总学分的25%。学院通过创新实验体系、优化实验平台、整合实验资源,各专业形成了“课程实验—专业ERP实验—经营管理综合仿真实习”三层次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了从知识场景到专业场景、再到经营实战场景融会贯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育生态链。
以科研立项为抓手,培养学生从知识构建向科研创新转换的能力。学院秉持“以学促研,以研促创,以创促学”,强调科研立项与课程、实训、竞赛、社会实践有效衔接。通过强化管理,将学生科研立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通过构建“学生—教师—学院”三位一体的政策支持和工作体系,形成了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近年来,学院每年立项学生科研项目120多项,学生科研参与率达43%,相关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从专业技能向实战对抗转换的能力。学院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用”。一是加强学科竞赛顶层布局,围绕专业特色,着力打造“一专业一赛事,一赛事一品牌”;二是推进团委与专业联动机制,形成组织、指导分工联动的工作机制;三是建设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提升师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内驱力。近年来,学生每年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奖项40余项、省部级奖项70余项。
以社会实践为抓手,培养学生从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换的能力。“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学院坚持“立德于心,育人于行”。围绕“三下乡”、志愿服务、党史宣传、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红色教育等主题实践,共组织学生实践团队80余支,足迹遍及20多个城市,形成各类调研成果100余项。学院通过加强宣传动员、鼓励教师带队、做好精品推荐、提供条件保障等举措切实提升实践育人效果。近3年,学院共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全国大学生“千校千项”等国家奖项4项、省级奖项3项。20余篇社会实践成果在《中国青年报》《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上发表。
以“三融合”为路径,强化实践育人发力点
“三融合”即“思政与实践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与产业融合”。
思政与实践融合。学院始终坚持思政育人铸魂的主渠道,将理想信念、社会担当、管理伦理等思政元素植入实验实训环节,将社会实践作为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涵养品质、锤炼意志、强化担当的主要渠道,坚持以思政引领实践育人体系。
理论与实践融合。在构建实践育人体系中,学院坚持理论与实践互融。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一体化的方案;在实验实训设计中,坚持以理论应用为基础设计方案和实验内容;在实践指导中,坚持理论教师与实践导师相统一。
教学与产业融合。学院依托“百校联百县”校地合作平台,强化专业与地方、企业、岗位对接。学院相继组建了中百仓储经理预备班、中商营运经理预备班,共建有各级各类实习实训基地60余个,通过深度推进产学融合,形成了全方位、全链条的产学协同育人模式。(中国教育报2023年01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