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省吹响了应用型示范校建设的“集结号”,许昌学院成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的先行军。项目建设启动后,学校迅即成立示范校建设办公室,分解项目任务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定项目、定人员、定资金、定进度”,完成了项目建设总体部署。
5年来,学校将示范校建设当成头等大事,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积极推进,以“六个突出”坚定不移融入地方办学,在“应用”上做足文章,入选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大学发展道路。
校地互动“突出”深层融合。当前,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建设校地命运共同体,促进城校共生,是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必然选择。许昌学院在实践中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产业参与、校地互动的政产学研合作有效机制。近年来,许昌市政府与学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省教育厅签订了《共同支持许昌学院转型发展协议书》,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政策措施。为统筹解决校地合作重要事项,许昌市成立了校地合作领导小组,许昌学院也专门成立了校地合作办公室负责对接与协调。许昌市5年内投入3.3亿元资金,支持许昌学院的专业群建设、行业学院建设、人才引进、产学研合作等工作。学校与许昌市50多家骨干企业联合成立了科技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启动了针对禹州市、建安区的科技人才服务行动计划,与鄢陵县签订了共建产融合基地合作协议,全面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
学科专业“突出”需求导向。学校沉下心来理清地方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痛点”,构建契合地方重点产业链的电力装备与制造、信息技术、食品医药与健康、商务服务等4个应用型专业群,探索成立了瑞贝卡学院、大数据学院等行业学院,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契合度明显增强。学校停招、整合一批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构建了与区域重点产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区域文化高度融合,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体系。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顺利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
师资队伍“突出”双师双能。建立与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相匹配的双师双能型卓越教师队伍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深度推进的内部动力。学校改革了绩效评价、职称评审、人事分配等方面的制度,激励教师到行业企业一线实践锻炼,鼓励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支持鼓励教师投身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学校与许昌市共同实施了人才共建“双百工程”,5年内许昌市选派百名行业企业骨干技术人才担任许昌学院兼职教授,许昌学院选派百名教师到许昌市产业集聚区和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学校集聚了一批学术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人才培养“突出”双核驱动。应用型大学要建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融合专业基础知识、知识开发应用、素质拓展、实践技能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强调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打造“双核驱动”人才培养模式。许昌学院将“学生中心、成果导向、产教融合、持续改进”的OBE理念作为基本遵循,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培育计划”“应用型课程建设计划”“课堂教学创新计划”“实践能力提升计划”等十大改革项目,构建了对接产业需求和生产过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学校获得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5年以来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000余项。
科学研究“突出”问题导向。许昌学院提出“创新引领、立地顶天”的指导思想,突出问题导向,以解决行业企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加强特色优势学科、高水平创新团队、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与相关企业联合成立了超硬材料制品、智能电网、食品质量控制、发制品生产工艺与生产设备研发等17个协同创新中心。学校实施“成果转化加速计划”,围绕企业技术需求开展联合攻关,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其中,工业机器人高精度减速机、过滤金属纳米材料在钧瓷釉料中的应用等多项成果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学校建有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30多家,促进了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相关科研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文化传承“突出”守正创新。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四大职能之一,应用型大学更要主动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和特色,充分发挥高校的文化服务水平和引领能力。许昌学院紧紧抓住许昌三国文化、钧瓷文化、民间舞蹈、农耕文化等独特的文化资源,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学校先后建立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原农耕文化研究中心,形成了古今兼备、一体双翼的涉农研究格局。学校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在钧瓷文化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走出了一条产学研合作的路子。学校在魏晋史研究、建安文学研究、三国文化研究、河南民间舞蹈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凝练了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河南省教育厅网站“高校动态”)